發布者:大尋網絡|TIME : 2016-07-05
廈門網絡公司:盡管資本“寒風”正吹得起勁,實業發展陷入低迷,但我國的智能硬件領域卻有著另一番景象:虛擬現實(vr)峰會舉辦一場接著一場,機器人產品發布一個接著一個,智能汽車背后bat的身影忙碌不停。
6月28日,第三屆網易科技峰會上,vr技術、人工智能依然成為核心議題。這派火熱景象,當然依靠資本的“推波助瀾”。以vr為例,僅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融資金額就高達2.17億美元,與上一季度相比增長近8%。此外,機器人、智能汽車行業投資數據也十分可觀。
在資本的簇擁之下,vr與基于人工智能的機器人、智能汽車……哪一行業的創業公司估值將率先超過十億美元,成為獨占鰲頭的獨角獸?
vr,不要過分開發
兩年前,當扎克伯格在收購協議書上簽下名字,facebook公司斥資20億美元后完成對oculus的收購。這一幕,在很多人看來是對vr行業的第一次窺探。那時,人們還不知道vr是什么。但時間僅僅過去兩年,這個全新的事物就已經被普遍接受。
2016年被稱為vr元年,資本涌入、設備和技術不斷創新、產業在不斷地完善,由vr創造的這個世界已經從未來科技開始走進我們的真實生活。
idealens創始人、董事長宋海濤表示,vr2.0時代有四大核心技術:優秀的可穿戴設計、超大視場光學系統、高動態響應性能以及位置跟蹤系統。當然除了這四點核心技術外,還有很多核心技術比如手勢跟蹤、vr的生產技術、焦點渲染等等。
而網易更是將vr/ar推至宇宙學概念——原力。宇宙當中,原力既可以推動其前進,其黑暗面也可以讓宇宙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。vr/ar恰好就像原力一樣,處于這樣的輿論風口。
“它到底是未來整個數字世界的一次革命性進化,還是又一次投資泡沫,讓創業者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?”山寨發布會創始人陽淼解釋說,雖然有人唱衰這個行業,但大多數投資者謹慎又樂觀,認為vr的前途是光明的。
對于vr,資本市場的關注已經趨于冷靜。豐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表示,在中國做vr的境況會比美國好一些,因為美國的環境是既花錢、又花技術和人力來做,而中國創業者目前做vr的機會主要在解決技術上的某一個節點以及提供vr應用平臺、降低vr內容制作門檻上。
靈鏡vrceo張書賓建議,vr行業目前太新也太早,市場和用戶的節奏沒有跟得上資本和媒體的節奏。從用戶體驗到用戶的規模,再到生態上還遠遠不成熟。因此,行業的心態是不要太著急。
“所有的技術今后都會成為通用技術,”行者悟空創始人魏雷認為,vr技術產生的行業和產業機會在細分領域將會有很多應用方式,形成完整的系統。在這個系統里無論是軟件、硬件還是分發渠道,抑或內容提供者,都是這個范疇里面不可缺少的環節。
“在目前的階段談今后的市場細分狀態,可能還太早。”魏雷說,“但是我們要做好規劃,要做整個未來結構的布局,不要在這個時間段就把市場過分開發掉。”
人工智能,合作多于競爭
除了vr,國內資本持續關注的還有以機器人為代表的人工智能。從2016年春晚上令人驚艷的機器人舞蹈,到不久前谷歌alphago與李世石的“世紀之戰”,“機器人旋風”一直在持續。資本市場的追捧,加上國家政策扶持,于是國內一些機器人企業脫穎而出。
“人工智能要對社會有幫助,需要整個社會都智能化,這就需要社會、政策的高度開放。”網易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汪源認為,目前人工智能技術上的問題固然存在,但更關鍵的瓶頸是社會問題。
“數據量的不足,制約著計算能力的提升。”深鑒科技ceo姚頌提到,人工智能的計算能力還不夠。計算能力包括兩點:一個是用單位價格能買到的技術能力,另外是在單位功耗下能達到的能力。單位價格要下降,就需要人工智能能夠廣泛地應用,價格下降的同時做到萬物智能。另外,在單位功耗下取得一定的計算能力,這就取決于體系結構上的新突破。
機器人是人工智能的重要應用領域。目前,機器人的發展大致有兩個方向:第一,基于家庭應用場景的情感類機器人,比如有聊天之類的功能;第二,基于垂直領域場景應用的交易機器人。會話機器人的出現,可能意味著人機交互分水嶺的出現。但是,語意的理解是一個很大的挑戰。要讓機器人了解人話語的意圖,從而幫助人完成他們想要的事情有相當的難度。
“現在機器人市場還處在教育期,”圖靈機器人聯合創始人楊釗表示,人機交互和語音交互能夠解決的需求范圍非常廣,在這樣一個廣袤的想象空間里,相對于直接競爭,更多的是合作。“誰能率先以這種語音交互、人機交互方式解決實際用戶的痛點需求,能讓市場、用戶接受,然后讓整個產業快速成熟起來,就會更有價值。”
創業,改變世界的行動
創業創新,不僅是vr、人工智能領域的熱詞,“按一個鍵就來一輛車”的uber、在生物健康領域欲與衰老抗爭的碳云科技、掀起直播網紅經濟熱潮的映客等等,都在各自領域掀起風浪。它們給人們帶來影響的同時,也佐證了“創業”是一項可以真正改變世界的行動。
而要市場完全接受這些創業行為,就離不開消費升級。
“用戶對誠信的零容忍和對用戶體驗的挑剔,造就了創業成功的機會。”人人車創始人兼ceo李健認為,如果某個行業還在欺騙用戶,那么這個行業就還有“消費升級”的空間,就有機會。在惠人貸ceo李晨看來,消費升級不能一概而論。他表示,針對不同城市,消費升級不太一樣,消費升級本身的定位可以概括為樸素而籠統的“比原來更爽”,“這個概念很難被量化或者標準化。”
相比消費升級,內容創業的火熱度并不遜色。“娛樂是人的本性,甚至比文化離人的距離都近得多,我們要爭取把它變成錢。”米未傳媒創始人兼ceo馬東表示。
“過去的很多幻想到現在已經變成了現實,而且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。”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陳旭東認為,有些東西可能在它開始的時候你并不知道它是什么樣子,但最后它會超出你的想象,從這個角度來說,所有探索都值得鼓勵,所有對未知的好奇都值得尊重。
但事物總有兩面性,機遇的另一面可能就是無盡的“大坑”。當人們開始頻繁討論消費升級、內容創業中存在的機會時,誤區也悄然埋藏其中。
紅杉資本中國合伙人鄭慶生說,今年的投資進入了常態,不再像以往一樣瘋狂。有感于萬科、汽車之家等企業出現的資本與創業者之間的博弈問題,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表示,失去控制權的王石是“裸奔”,創業者在引入c輪或d輪投資以后會失去控股權,這時候創業者需要考慮如何引入保護機制。(廈門網絡公司文章來自百度新聞)
聯系地址:廈門市軟件園二期望海路19號之二502-1
電話:0592-5786385
傳真:0592-5786385
QQ:413141903